一、初一政治(道德与法治)课程核心内容
1. 基础知识构建(衔接小学品德课,深化初中新知)
道德修养模块
青少年心理健康:情绪管理、抗挫能力培养(案例:考试焦虑应对)
人际交往:师生/同学/家庭关系处理(情景模拟:化解亲子矛盾)
法治观念模块
法律基础:宪法地位、权利与义务(结合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案例)
校园法治:校园欺凌界定与维权路径(模拟法庭演练)
国情认知模块
国家制度: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(用“班级选举”类比理解)
社会责任:公益活动参与(设计社区服务计划书)
2. 能力培养重点
思辨能力
热点事件多角度分析(如“AI换脸技术”的伦理与法律边界)
价值观辨析(通过“网红现象”讨论职业观)
应用能力
主观题答题技巧:观点+材料+分析(例:用“双减政策”谈教育公平)
生活问题解决:设计“校园垃圾分类”宣传方案
跨学科融合
政治与历史:结合“改革开放”理解制度优势
政治与语文:时评写作训练(如“淄博烧烤热”背后的城市治理)
3. 中考衔接规划
初一阶段:建立学科兴趣,培养时政敏感度(每周15分钟新闻解读)
初二阶段:强化法律与国情专题(占比中考40%)
初三阶段:时政热点专题冲刺(如“中国式现代化”等二十大关键词)
二、初一政治教学特色与方法
1. 教学策略
学情诊断
入学测试:法律概念辨析、材料分析能力评估
定制方案:如“法律基础薄弱”→增加案例库+思维导图训练
互动式课堂
角色扮演:模拟“消费者维权”场景
辩论赛:辩题“网络交友利大于弊?”
2. 创新教学工具
时政资源库
每月更新《青少年时政简报》(图文+短视频)
重大事件专题课(如“两会提案”解读)
可视化工具
法律关系思维导图(如“未成年人保护网”结构图)
社会发展时间轴(改革开放重要节点)
三、初一政治师资与课程安排
1. 教师团队
资质要求
3年以上初中政治教学经验
熟悉山东中考命题趋势(近5年真题分析)
教学能力
时政敏感度:能快速将“新质生产力”等概念转化为初中生语言
共情力:擅长用“校园贷”“网络暴力”等真实案例引发思考
2. 课程设置
课程类型 | 课时安排 | 适合人群 |
---|---|---|
基础强化班 | 每周1次×2小时 | 零基础/概念混淆学生 |
能力提升班 | 每周1次×2.5小时 | 答题规范弱/时政分析不足 |
考前冲刺班 | 考前2个月×3小时/周 | 模考分数波动大/冲刺高分学生 |
四、校区分布
主城区覆盖:历下、市中、高新区等14家校区。
五、咨询电话
电话咨询:0531-88267500